發布成功
贊賞金額:
支付金額:5元
支付方式:
贊賞成功!
你的贊賞是對作者最大的肯定~?
很多國家都想要自己蓋半導體廠,但缺乏對于半導體生聚落的了解,如果這么容易蓋,到處都可以蓋工廠了。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17日玉山科技協會舉辦的論壇上,對于去臺化的說法予以反駁。
近期臺積電赴美設廠引起不少話題,掀起各界對于全球貿易、去臺化以及人才等議題的討論。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自己國家內最好就有一座晶圓廠的想法已經成為國際列強心照不宣的想法,魏哲家也針對這樣的趨勢予以分析。
臺積電在中國臺灣成功經驗,國際列強有可能復制嗎?
由于地緣政治、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等,供應鏈的問題浮出水面,各國不僅希望能縮短供應鏈的距離,也想要自己在國內蓋晶圓廠,想要能控制半導體的產業鏈。
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中國臺灣進行公開演講
然而,魏哲家明確指出,會有這些想法是由于官員于對半導體生態系的不理解。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聚落歷經三、四十年的歷史才逐步形成,大大小小的供應商對于促成臺積電今日成績功不可沒,今日成績是臺積電跟協力廠商ㄧ同建造的,如果只有臺積電,沒什么了不起。
一位設備行業的人士指出,假使臺積電今日某廠區的設備發生故障,設備供應商能夠在短時間到達搶修,有時甚至會直接派人駐守在臺積電的廠區內,為的就是要讓廠內機臺能24小時順利運作無誤,這是因為臺廠距離都很近,加上在文化上也能配合,才造就這樣的聚落生態。
魏哲家駁斥“去臺化”,再次強調門都沒有
從上述的案例便能夠看出供應商對臺積電的重要性。換句話說,臺積電雖然已經落腳美國,輸出了約500位的工程師,但那也僅是維持一座晶圓代工廠正常運作的一小部分。目前愿意跟隨出海的臺廠僅155家,占臺積電全球供應商僅1%不到。魏哲家也在今日演說上再次駁斥,強調指臺積電掏空臺灣省根本門都沒有。
至于供應鏈是如何成形?魏哲家點出,供應鏈不是一天造成,是因為有需求才慢慢建造。并透露臺積電亞利桑那廠要用到的硫酸,也是回臺灣地區來買,因為美國當地根本沒有需求,當然不會出現硫酸供應商,臺灣地區有臺積電、聯電、旺宏一大堆需求,自然有利可圖。
除次之外,魏哲家也進一步分享,在建廠過程中買機器、蓋廠房都很容易,困難點在于如何將技術移轉到廠房內并完成驗證,就算只是要從新竹將最新技術轉到臺南生產,各位知道有多困難嗎?
這意味著臺積電要將4nm技術移轉到美國的過程,并非單只是機器、人員到位就好,后續的技術工程,是臺積電的價值所在,你有技術還要會生產,沒那么容易。
晶圓廠可蓋、但人才買不到!臺積電是怎么養出人才的?
人才則是魏哲家在演說中的另一項重點。
以工程師的培育來說,平均需要耗費8年的時間,才能獲得一個可以上線的工程師。水、電或土地都可以用錢去解決,但人才是買不到的,所以不要以為臺積電弄幾個人去美國,美國偷到我們的技術,門都沒有!魏哲家再次強調。
他指出,過去美國認為晶圓代工是體力比腦力多的產業,臺積電則反轉了這項趨勢,他們不夠深入才沒用到腦力。產業專家也認為,臺積電目前的研發精銳部隊大約一千人,這些帶頭沖鋒最先進制程的精英,正是臺積電最寶貴的資產。
魏哲家以奢侈品牌LV為例,為何LV每年都在漲價,那就是腦力,賣得是品牌價值。腦力創造出的商業模式,將遠比體力所堆砌出來的營收,更具效益。
魏哲家指出,教育制度是能夠確保工程師來源的最重要方式,我認為每個國家都要想想,他在工業化里是哪一個階層,他所有的教育訓練的方式都要跟著改變,這樣才能發展出一個行業來。
以中國臺灣當今的人才制度來看,臺大、清大、陽明交大、成大和北科大雖已成立相關半導體學院,但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人才還需要再進一步往下深耕,因為半導體牽涉到數十門理工專業知識,集眾人之力才能向前推進,人才不一定要在臺積電,但只要有一個pool(人才庫),就會有希望。
對于美國對華持續加碼的半導體出口管制,魏哲家還憂心的表示,現在全球各國之間互相信任及合作開始減弱。他強調,信任與合作是人類往前進步的一大動力,如今慢慢降低,不是好現象。希望政治人物能有大智慧,降低影響。他說,成本對半導體永遠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要互相合作,人類才可以不斷進步。
關于我愛方案網
我愛方案網是一個電子方案開發供應鏈平臺,提供從找方案到研發采購的全鏈條服務。找方案,上我愛方案網!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適的方案就可以直接買,沒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開發。我愛方案網積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業開發資源,能提供標準的模塊和核心板以及定制開發服務,按要求交付PCBA、整機產品、軟件或IoT系統。更多信息,敬請訪問http://m.zhaochuanqis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