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成功
贊賞金額:
支付金額:5元
支付方式:
贊賞成功!
你的贊賞是對作者最大的肯定~?
中國臺灣相關政府部門于今昨日日在行政院會報告「美國對中半導體管制及我方因應策略」,管制措施,包括透過制程設備、先進運算芯片與超級電腦、人員限制、增列實體清單等做法,臺灣因應策略,強化租稅優惠鼓勵研發,到松綁人才延攬等相關規定、材料設備在地化生產。
臺灣方面表示,雖然這次管制對臺灣影響有限,但在面臨美中科技戰及全球分散生產基地之趨勢下,政府應要有更大格局和戰略性思考,來擘劃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策略,以確保臺灣的領先優勢。
臺灣方面表示,經過行政部門及半導體業界共同檢視分析后,認為相關管制禁令,對臺灣半導體業者影響有限。
半導體產業對臺灣至關重要,透過專業分工及群聚效益,已建構完整生態系,成為島上的主力產業。他們指出,IC制造占63%全球第一、IC設計占22%全球第二、IC封測占58%全球第一。臺灣半導體產業與海內外伙伴,共同合作服務全球客戶,已證明為全世界最有效率,更難以復制的生產模式。
臺灣半導體產業越好,世界經濟就越好。世界需要臺灣,臺灣也需要世界,臺灣會站在世界的隊伍中,遵守國際相關法令規定。
考量美中科技戰的后續發展,以及維持半導體對臺灣在經濟、國安面向上的影響力,政府有必要持續維持臺灣半導體的競爭優勢。除了提供水、電、土地等優質基礎投資環境外,請經濟部與相關部會與業界研議后,提出半導體發展戰略,從強化租稅優惠鼓勵研發,到松綁人才延攬等相關規定、材料設備在地化生產,政府都將全力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以持續維持臺灣技術最先進、生產最效率,聚落最健全的半導體競爭優勢地位。
半導體離不開臺灣?
就地緣政治議題,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前多次在公開演講提到,應該珍惜臺灣半導體晶圓制造優勢,包含大量優秀敬業工程師、技工以及作業員愿意投入;第二是經理人員都是臺灣人,雖然在臺灣一流在海外則未必;第三是高鐵與高速公路便利,形成在臺灣制造據點形成千人移動的一日生活圈。
力積電黃崇仁表示,半導體產業是綿密而復雜的分工,如美國在先進設備、IC設計都領先全球,并非所有優勢都被臺灣「整碗捧走」,這也是長期以來市場機制運作的結果,臺灣在制造、封測端累積豐沛的能量之后,才拿下全球第一的位置,并非一朝一夕可成,是經過市場機制考驗過后的結果。
黃崇仁認為,現在「去臺化」議題火熱,應該只是剛好在當下地緣政治關系變化下出現的短暫議題,相信等到話題淡去后,未來產業發展仍將回歸市場機制,各個國家和地區將各擅勝場,在其領先的產業鏈位置上發光發熱。
尤其半導體多數是用在消費性電子領域,成本是最大考量,臺灣半導體產業有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相信最后還是能脫穎而出,成為客戶首選,「我對臺灣半導體業有信心」。
穩懋董座陳進財認為,半導體不是想去哪里制造就可以馬上去哪里,也不是一、兩年或五年可解決的議題。就接單狀況來看,「去臺化」只是議題,短期無影響,畢竟要把半導體生產轉到大陸和東南亞「有難度」,轉到美國成本又過高。
身兼臺灣科學園區同業公會理事長的李金恭指出,以當前情勢來看,半導體的「去臺化」,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當成題目在推動,屬于政治型干擾,要「去臺化」短期內絕對做不到,但可能據此拖慢臺灣的進步及優勢。
李金恭說,臺灣半導體產業能有今天,各公司是自己拼出來的,只要不是政治干擾、從經濟效益及效率上來看,臺灣絕對仍具有極大的優勢,政府應盤點臺灣優勢,制定放御政策,其他競爭力的問題就交給各公司努力。
SEMI臺灣區總裁曹世綸則認為,臺灣在全球半導體有自身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一席之地,加上全球化分工的供應鏈,臺灣產業能發展至今,是有原因和理由的,且相關業者同步參與整個調整的過程,建議臺灣政府與產業在這樣的狀態中,如何有很好的論述、溝通, 攜手對國際社會去做清楚和正面的表達。
關于我愛方案網
我愛方案網是一個電子方案開發供應鏈平臺,提供從找方案到研發采購的全鏈條服務。找方案,上我愛方案網!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適的方案就可以直接買,沒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開發。我愛方案網積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業開發資源,能提供標準的模塊和核心板以及定制開發服務,按要求交付PCBA、整機產品、軟件或IoT系統。更多信息,敬請訪問http://m.zhaochuanqis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