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成功
贊賞金額:
支付金額:5元
支付方式:
贊賞成功!
你的贊賞是對作者最大的肯定~?
隨著中國消費升級步伐的加快,國內掃地機器人市場空間也在加速擴大。根據全球智研咨詢,預計到2022年,全球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4.6億美元。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國內許多公司爭相切入該市場。但相較于其他清潔類產品,目前掃地機器人在國內的滲透率還很低。
針對掃地機器人行業的機遇和挑戰等話題,我愛方案網和深圳芯連芯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張海民展開了對話。
芯連芯智能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張海民
激光雷達還是SLAM?實現規模化量產才是關鍵
多年前,掃地機器人只能通過在地面隨機亂跑和碰撞來對地面進行清潔,這種方式耗能多、效率低、覆蓋不全,因此常被詬病“偽智能”、“清潔能力差”、“價格虛高”。針對這諸多痛點,芯連芯看好此市場,并于2015年迅速切入掃地機器人領域。
掃地機器人市場上比較早采用的是激光雷達技術,該技術在路徑規劃上提供地圖和定位信息。但我們了解到芯連芯并沒有采用此類方案。
張海民表示,激光雷達多年來并未得到廣泛應用是因為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2016年,小米發布了采用激光雷達的掃地機器人,售價僅為1699元,這讓很多其他公司對激光雷達技術望而卻步。張海民解釋說,“大家不敢做跟小米一樣的方案,不是因為技術做不過小米,而是成本的問題。由于小米在供應鏈和營銷渠道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因此在同一個市場里面做產品,其他公司的成本大多要比小米高。”
針對此情況,芯連芯另辟蹊徑推出慣性導航技術(SLAM)實現場景標記和地圖構建。該方案的具體應用是通過對房間進行區域劃分(4m*3m)來實現路徑規劃。據張海民所說,這種方案可以達到小米激光雷達方案80%的水準,但成本低很多。這是目前來說比較成熟的方案,也是芯連芯量產最多的方案。
AI視覺技術加持,掃地機器人更高效有序
通過SLAM技術,芯連芯暫時解決了掃地機器人80%的路徑問題,但張海民認為,掃地機器人可以更高效有序完成路徑規劃和行走,而這需要它在認知領域有所提高。“掃地機器人其實相當于是一個盲人,在房間里行走難免會因為撞到物體而摔倒,摔倒之后爬起來,它的位置和摸索方向極大可能出現錯亂。”
針對此問題,芯連芯基于當前高速發展的視覺識別技術和AI算法,開發出下一代技術——視覺導航(Vslam),賦予掃地機器人探測、認知并記憶環境的能力。
在張海民看來,給掃地機器人置入攝像頭相當于賦予在房間里摸索的盲人一個眼睛。“利用攝像頭,結合紅外傳感器和數學運算,掃地機器人探測出房間里的各個物體的位置之后形成記憶。之后掃地機器人將根據各個地標的位置變化來判斷當前的移動路線,并可進行快速更新與調整。”
芯連芯正在研發的新款掃地機器人,將搭載豐富的物體識別數據,同時,其上的AI算法將在機器人移動過程中獲取新數據,并進行自我學習,實現更多智能識別功能,比如識別出寵物大便避免愈掃愈臟。
除了芯連芯,我愛方案網上還有很多企業服務商也都紛紛推出成熟的全套量產掃地機器人方案。比如搭載EPSON陀螺儀導航系統自動探測家庭環境,配合慣性導航的核心智能算法,實現全屋規劃分區域清掃的方案;全自動掃地掃地方式,具有路徑記憶功能和自適應學習功能的方案。這些在我愛方案網上完成交付的方案可以配合客戶的ID設計快速的推向試產,是可供直接進行技術采購或二次定制的方案。有需求的單位可以在我愛方案網的方案超市搜索到此類掃地機器人方案。
“跑馬圈地”要繞過iRobot的專利布局
走向海外尤其是出口產品到歐美的企業需要注意一個壁壘,那就是iRobot布局的很多專利。iRobot于2002年開始涉足家用清潔機器人,在全球擁有數百項專利,橫跨掃地機器人“結構、移動及控制”等多個領域。iRobot曾指控很多掃地機器人公司侵犯其技術專利,這其中也包括一些中國企業。
張海民指出,“從技術角度上來說,全球的掃地機器人在方案上都是類似的,市場跳不出iRobot對掃地機器人的定義。但不可否認,iRobot的這些專利是合理的,確實是由它自身很多原創基礎發展出來的,也因此對整個行業有比較大的貢獻。”掃地機器人機器人行業整體上還處于相對早期階段,企業應該盡可能避免因為陷入專利糾紛而錯過這一波機會。
小結
芯連芯是一家成立10年的專業方案公司,該公司在其智能機器人事業部建立一支專門的研發團隊投入研發建設,主要提供掃地機器人成熟的整套解決方案和持續的技術支持,已成功地為多家知名品牌比如海爾等提供了完善的產品解決方案服務。他們正不斷地通過對海量數據的積累與運營,不斷更新和優化產品體驗。
據張海民透露,芯連芯切入掃地機器人市場3年多以來,已經實現了跳躍性的發展。2017年上半年每個月才只有幾千套方案出貨,但從下半年開始,已經開始大規模上量,現在月出貨量已超5萬套。
不過,張海民也表示,現在還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雖然出貨量上去了,但距離爆發式增長階段還需要三至五年,到時掃地機器人將走進每家每戶。